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  行业动态
台湾虱目苗VS印度尼西亚虱目苗
所属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14-06-09 浏览次数:3389次
 

/ 台湾《养鱼世界》 郑石勤

虱目鱼为广盐性的热带鱼,可在淡水及高盐度海水中生长,但却不能耐受低温,水温低于15℃活力减退,12℃呈假死,9℃以下便会在数分钟内死亡。适合养殖水温约在16-39℃。台南是台湾虱目鱼养殖的重镇,又以七股区为最,因为七股区拥有最大面积的养殖鱼塭,是区内最重要的产业。云林、嘉义、高雄及屏东等县市也都有养殖,主要与白虾混养。

早期用野生苗养殖

早年养殖用的虱目鱼苗都是自沿海捕捞,捕捞期从清明前后到农历9月,其中又以“清明苗”最受欢迎。每年46月的盛产时段,在三股地区海边沙洲就会出现很多捕鱼苗者搭盖的简陋小寮,当做临时休息用。捕鱼苗时大都以三角形手叉网在身前推进,将鱼苗流入网中,每隔一段距离就将鱼苗倒出收集。

现阶段养殖用虱目鱼苗都以人工繁殖为主。不管是早期的海中捞捕,或是现阶段的人工养殖,数鱼苗是沿海地区养殖业的传统特色。以白磁碗舀起鱼苗,一次次将数目相加,3尾算7尾,7尾算12尾,12尾算15尾……待数至100尾,就丢一根稻梗或竹签,依此重复数尾。最后计算稻梗或竹签数量,就知鱼苗有几尾了。

目前虱目鱼养殖多采用人工苗,产业分三阶段,即种鱼场、中间育成与成鱼养殖。种鱼场生产受精卵并自行孵化成鱼花(约21天,日期长短视水温而定),供应给中间育苗场(寸苗场),中间育成业者将鱼花培育到2寸至8寸,再转销给下游的成鱼业者养成上市。5寸苗可卖给鲔钓船,作为鲔鱼的钓饵。文蛤业者则会买8寸鱼(约半斤)作为工作鱼,协助清除文蛤池的青苔及藻类。

过去的经营模式多半是种鱼场将于鱼苗养至1寸左右(因尚未长鱼鳞,俗称白身),再由5寸苗业者将1寸苗,在浅坪鱼塭中放养约两个月的时间,养至5寸左右,再转给成鱼业者。近年为了因应市场需求,中间育成场培育的幼鱼尺寸由2寸到8寸等各种尺寸都各有,成鱼业者放养尺寸主要取决于当地气候、水温及养成上市的时期。

也有少数的成鱼业者会直接向种鱼场购买鱼花放养,以降低购苗成本,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风险,因为虱目鱼的产销基本已经是成熟而稳定的产业,每个鱼场与配合的鱼贩长年累月的合作关系,生产的成鱼数量多半已达成默契,有固定的收购数量及就近的销售市场。鱼花的育成率没有寸苗这么稳定,养成顺利的话,收成数量可能暴增,超过鱼贩固定的销售额度,多出来了的鱼货要卖到较远的鱼市场,对鱼贩而言,增加了时间、油钱及工资等,这笔多出来的成本,势必藉由压低收购价的方式,转嫁给鱼场。

 

 

林烈堂率先建立人工苗量产

台湾人工繁殖虱目鱼苗在1979年首度成功,屏东新力养殖场在曾雷强、萧世民、卢凤冈等努力下,首次利用养成种鱼繁殖成功。林烈堂则在1982年以塭养虱目鱼人工繁殖成功,并在1983年户外露天池让虱目鱼种鱼自然产卵育苗成功,并成功大规模量产,稳定地供应鱼苗,使鱼苗价钱大幅降低,满足养成业者的放养需求,林烈堂也因此被封为“虱目鱼之父”。当时努力研究虱目鱼人工繁殖的还有美国、日本、大溪地、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,研究人员数百位,而林烈堂以一己之力,率先量产,超越国际水平。林烈堂指出,当初虱目鱼繁殖不易,是因为种鱼培养到可以产卵需要7-8年以上的时间,1980年第一次做人工授精,但是孵化失败,在1982年孵出12万尾,3周后育成黑身苗13千多尾。

以台湾的气候而言,水温26-34.5℃,盐度26‰以上,虱目鱼种鱼会在每年4-6月自然产卵,每尾产卵数150-500万粒,浮性卵,受精卵约21-28小时后孵化,在条件配合下,受精率及孵化率最高可达9成以上。

本土虱目鱼苗每年供应量大约在1.8亿尾左右,目前做虱目鱼繁殖的有林烈堂、余玉柱及黄再团等虱目鱼种鱼场,都在水温高、气候稳定的屏东佳冬,这里也是海水鱼苗繁育重镇。

林烈堂每年要培育鱼花8千万尾左右,由于数量庞大,他将一部分孵化的仔鱼交给他固定配合的“鱼苗班”代为培育到鱼花,再由林烈堂收回贩卖给台南的“行口”或鱼贩。

在台湾,培育仔鱼主要以室外池进行,原因是成本低、操作及管理简单、仔鱼成长快且生产量大,缺点是易受天候影响。据研究,室外池以1500-2000/吨水密度放养,约需13-24天,存活率17.7-76.2%之间。

 

 

 

台南行口集中订单后向印度尼西亚进苗,每批约 1-2 百万尾,1 1 万尾。鱼苗抵达后立即拆封,让鱼苗休息,并喂食绿藻,淘汰弱苗, 重新灌氧包装,早上 8 点多就送往中间育成场

 

养殖业者(台语:塭头仔)直接向台南行口阿辉(右)买700尾进口虱目苗试养

 

 

近年自印度尼西亚虱目鱼苗进口量约 5 千公斤 / 年,1 公斤鱼花有 15 万尾,换算年进口量是 7.5 亿尾

 

林烈堂首创虱目鱼自然产卵并建立人工 苗量产技术,领先美国、日本、菲律宾 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数百位研究人员,被誉为 “虱目鱼之父”。图为林烈堂收集今年 的虱目鱼受精卵。(林碧虎提供)

 

中间育成业者严文正(右)说,养虱目鱼没下雨长不快,台南安南区无淡水水源,海水盐度3 度以上,甚至可高达5度。

进口苗7.5亿尾

渔业署统计,2005年台湾有虱目鱼塭约有15千公顷,每年需要虱目鱼苗约2亿尾。2013年虱目鱼苗放养量约3亿尾,其中,中间育成约1.6亿尾,成鱼养殖放养量约1.4亿尾。然而根据财政部关务署统计,近3年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的虱目鱼苗(黑身仔,1-1.5公分)数量都在5千公斤上下,鱼花以每公斤15万尾计算,亦即近年台湾每年自印度尼西亚引进的虱目鱼苗高达7.5亿尾之多。

虱目鱼养殖起源于台南沿海地区捕捞野生苗开始,早期成鱼养殖也多集中在台南地区,因此虱目鱼苗的供货商也顺理成章的集中台南,并由最早做虱目鱼苗买卖的陈氏家族所掌控,形成所谓的“行口”,目前经营全台虱目鱼苗的行口主要有五大苗商,都与陈氏家族有亲戚关系。

早年虱目鱼苗因无法以人工进行繁殖,所以来源全数来自天然捕捞,不足养殖业者所需的则依赖东南亚进口,主要是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。近年菲律宾为保护其国内养殖产业,禁止鱼苗出口,目前虱目鱼苗全数为印度尼西亚苗。

最大的行口陈灿辉(阿辉)接受本刊专访表示,他的父亲在六、七十年前就开始在海边抓野生虱目鱼苗,做虱目鱼苗买卖的生意。1952年台南第一家鱼苗行成立,阿辉的父亲也在1954年成立商号,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虱目鱼苗商,每年经手的虱目鱼苗超过一亿尾以上。

接下父亲事业,做虱目鱼苗买卖也有30年之久的阿辉表示,每年开春后,中间育成场下订单,他们再根据订单数量累积到一定数量后,向印尼方面下单,每年都要引进二、三十批鱼苗,每批数量不定,从1百多万到23百万不定。最早从2月开始进口,最后一批大约在4月下旬,接着就改做本土苗了。

印尼进口苗都是16-18目的黑身仔,在印度尼西亚当地白天包装出货,空运班机凌晨1-2点抵达桃园机场,早上拉回台南行口,每袋1万尾,鱼苗拉回行口后,业者会立即将鱼苗放入小池子,让娇弱的鱼苗休息一下,并投喂绿藻。阿辉说:“经过一天的运输,鱼苗肚子都饿了,投喂绿藻喂不饱肚子,只能算是吃个点心而已,经过挑选及喂食之后,这些鱼苗马上重新装袋,灌氧气,在早上8点多送到客户的场。”他说:“以前鱼花都是卖给中间育苗场,现在也有‘塭头’(养成场)来买苗。”

笔者采访时,阿辉正好是处理最后一批进口苗,鱼苗转运出去后,员工立即把七、八个小方桶收起来,接着开始组装铁架,上面可铺上塑胶布,成为好几吨水的临时水池。

阿辉说:“这是准备迎接数量较大的本土苗用的。”

行口进货本土苗每次约在5-6百万尾之谱,一次进货量比进口苗数量多好几倍,用大容器比较方便操作。

本土进口各有优点

位于热带地区的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没有冬天,虱目鱼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。开春后气温上升,行口就会接受养成业者订单而引进16-18目的鱼花,但在数年前,菲律宾政府为维持其虱目鱼产业,禁止鱼苗出口。而本土鱼花要等5月才能育成供放养,无法赶在当年养成上市,必须要越冬饲养,来年上市。部分中间育成或养成业者为了抢在年底养成上市,避免越冬,会选择放养进口苗。有的养成业者偏爱放养本土苗,因为还是认为本土苗质量比较好,育成率较稳定,本土苗适应本地气候,运输时间短,较为强健,行口进货时不太需要特别照料,即可转交给寸苗场。

进口苗拥有及早放养的优势,但娇嫩的进口苗经过长途运输,身体较为虚弱,育成率自然稍差了些。而本土苗少了长途运输,鱼苗较强健,可以说各有优缺点,如何抉择,就看养殖业着的操作模式了。

养成业者表示,进口苗有一些毛病,例如倒插麟、鳃缺损以及交货数量少的情况。据说有人曾经把购买的进口苗拆开仔细的清点数量,发现有时一袋一万尾装的少1千尾,甚至2千尾的情况。通常白身仔的育成率都在5-6成,很稳定,如果收成少了,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苗短少了。

提早放养其实也存在着风险,今年320日引进的第一批印度尼西亚苗,放养后又逢低温气候,死了不少,到现在还在补充新苗,弥补缺口。

面对进口苗的竞争,本土苗出鱼时,通常开价都比进口苗稍低,以便和进口苗竞争,进口苗的行情价是0.3/尾,本土苗则是0.25-0.3/尾。

野生苗(鱼花)售价是0.6/尾,2寸的2元,比人工苗贵0.3元及1.7元贵3毛钱,海苗存活率较高,可以达8-9成,人工苗是5-7成。

阿辉说:“以前也曾经自菲律宾进口虱目鱼苗,有人工苗也有海苗(野生苗),当地有十几个鱼场做孵化,发生大地震过后,野生苗就少了。野生苗一尾要6毛,比人工苗3毛贵一倍,有些客人会指定要野生苗。”

中间育成用途多样

虱目鱼中间育成规格自2寸到8寸都有其市场需求。2-4寸作成鱼养殖,5寸可作为鲔鱼船的钓饵,8寸作为文蛤池的工作鱼。

虱目鱼上市规格从1113不等,从鱼花放养开始计算,要在当年养殖成上市有难度,只有小部分地区,如高雄湖内等地区的淡水养殖才有可能,因此大部分养成业者在开春后要购买寸苗放养,不然就要越冬,放养的尺寸视地区及个人操作手法而定。

台湾放养虱目鱼苗的季节相当集中,尤其是北高雄到嘉义沿海,多半是水温回暖后一起放苗一起收成的模式。

中间育成业者如要尽早养出2寸或2寸以上的鱼,必须购买进口苗,抢在5月供应养成业者。高雄湖内薛顺兴(小薛)说,该地区有丰富的淡水,水温也高,5月放2寸苗以后,乘着夏季高水温期尽量喂料,可以赶在年底前养成上市,但是那个时期出鱼量大,价格相对较低,也不是每个人都用这个模式经营。

“放养2寸苗,一般用500包饲料,可以收1万斤鱼,混养的白虾可以收2-3千斤。如果放养鱼花的话,白虾收成一样,但鱼就不一定了,很难掌握,因为育成率差别很大,成数好的也许超过很多,差的会少很多。”小薛说。

多年前鲔鱼盛产时期,鲔钓业兴盛,作为钓饵的5寸虱目鱼需求旺盛,屏东地区专养5寸虱目鱼作为钓饵也曾经盛极一时。5寸养殖业者杨在指出,购买2寸鱼,养到5寸出售,只要1.5个月到2个多月,每尾可以卖到6-7元,而成本只要2-3元。由于每批养成时间短、收成快、利润好,这种经营模式曾经风光一时。

据说,需要5寸钓饵的鲔钓船最多有9百艘船之多,目前仅有三分之一的数量,5寸的池边价格也只剩4.5元左右,需求量及价格都大不如前了。

8寸的虱目鱼还可以做为文蛤池的工作鱼。台湾有七千多公顷的文蛤池,即使是单养文蛤,每公顷约100-200万粒文蛤,也必须混养一好,这种经营模式曾经风光一时。

据说,需要5寸钓饵的鲔钓船最多有9百艘船之多,目前仅有三分之一的数量,5寸的池边价格也只剩4.5元左右,需求量及价格都大不如前了。

8寸的虱目鱼还可以做为文蛤池的工作鱼。台湾有七千多公顷的文蛤池,即使是单养文蛤,每公顷约100-200万粒文蛤,也必须混养一些虱目鱼吃青苔以控制藻类生长,充当“工作鱼”。文蛤业者会购买8寸虱目鱼和文蛤混养,在8月放养,

10月收成。入冬以后,寒流来袭时,不耐寒的虱目鱼会冻死。但也有人养到来年才收成,和天气对赌,如果过关,明年春天就可以卖得更好的价钱。

少了工作鱼,文蛤业者就要注意池水水质变化,亲自下池把藻类、苔藓清干净,避免文蛤暴毙。虱目鱼是最佳文蛤混养的工作鱼,找不到更合适替代鱼种,冒着冻死的风险,文蛤业者也只能继续放养虱目鱼。

 

台湾虱目鱼养殖产销模式

寸苗价格和去年差不多

2寸场大多集中在台南安南区一带,约有30-40场,面积不大,顶多10甲。寸苗场放养密度高,大的场一甲地一批苗就可以出2百万尾,小的场可能几万尾而已。

随着气温渐暖,台南安南区养殖业者早已整池完毕,忙着重新放养虱目鱼苗,弥补鱼池缺口。

养殖业者蔡盈财(小蔡)说,虽然近期成鱼价格上涨到70/台斤上下,但是最近(4月中旬)虱目鱼苗2寸至8寸盘口价陆续公布,产地收购行情与去年相差不多,未因寒害灾情上涨。

21.7/尾,33元,43.8元。24寸的属于”新仔〞(今年放养的鱼苗),5月至6月供应市场。8寸每尾1315元、7911元、

44元、33元,产地收购行情与去年相差不多。

台南安南区是全台湾虱目鱼寸苗养殖的大本营,这里多是浅坪式养殖,水深只有30-50公分,纯海水养殖,盐度3度(30‰),长期不下雨的话,甚至会高到5度。中间育成业者严文正说,养虱目鱼苗“抹雨袂大”(台语,意指不下雨长不大)。

养成操作各有打算

各地区业者会考虑气候、水温及盐度等条件,放苗的时间及尺寸依收成上市时间做调整。以高雄湖内区兴达港附近而言,该区为淡水池,水温也较彰化、云林、嘉义及台南高,虱目鱼成长快,有些人会拼当年年底收成,就必须放养最早一批的进口苗养成的2寸苗。

小薛有83-4分的鱼池,6池在养着“发仔”(去年的放养的本土鱼花),目前已长到5寸,但数量不足,2个空池才改用进口苗的“新仔”(今年放养的鱼花)。

他附近的鱼场有养虱目鱼的高手,放养进口新仔,夏天高水温期拼命催料,年底就可以捕捞收成。小薛说:“不过,年底是淡水养殖虱目鱼大出的时期,池边价格也是一年当中最低的,不是每个人都想用这个模式操作。”

淡水养殖虱目鱼的台式饲料换肉率一般在1.1-1.2之间,1.3的也有(1公斤饲料换1台斤肉)。目前30公斤包装虱目鱼饲料15百多元,换算饲养1斤鱼的饲料成本约在20-25元。小薛说,这只是一个大概值,因为1天喂30公斤的虱目鱼料,其中可能有5公斤是给混养的虾吃掉。

业者估算,如果用自己的鱼塭养殖虱目鱼,每台斤成本约在35-36元,租鱼塭的要39-40元。虱目鱼疾病少、养殖稳定,但利润也不高,主要获利还是要靠混养白虾的收成。

今年2月日捕及夜补的虱目鱼池边价都在60/台斤左右,4月已涨到约70元,较年初的53元上涨一成以上。业者小刘说,虱目鱼价好了六年,坏两年,今年又转好了。

捕捞分日捕及夜捕

6月起停止成长的越冬鱼,身形消瘦了许多,经过一段时间的喂食后,陆续收成,盛产期在711月,成鱼业者就是将寸苗放养至1113左右可以上市的阶段。

虱目鱼成鱼的捞捕上市也有区分季节,每年4-6月以淡水养殖虱目鱼为主,6-10月则以咸水虱目鱼为多,10月以后到冬至,又多为淡水养殖虱目鱼,冬至后到来年3月的鱼均为高雄屏东地区所养殖生产。台南七股地区的虱目鱼产季则以6月份到冬至为止。

捞捕时段依供应市场不同,分为日捕(下午捞捕,俗称晡流)与夜捕(夜间捞捕,俗称昧流)两种。供应北部地区鱼市场的虱目鱼必须下午捞捕,在入夜之前完成所有捞捕工作,连夜运往北部鱼市场。

日捕规格在7.5分以下,约1.4/尾。夜间捞捕则以供应当地鱼市,或邻近地区的鱼市场为主。夜捕规格8-9分鱼,84009千尾鱼,平均0.3元斤/尾。